勤奋好学、对第二故乡——江西崇义有着深厚感情的上海知青施德容
1969年3 月5日下午,施德容等108名上海知青响应时代号召,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到达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插队落户。到达上堡后,大家得知上堡并不是自己的下放点,还得分成若干个“排”分到各大队去,有的还得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。施德容等几个知青分在均源,那是最远的地方了,他觉得自己受了骗,表示不去,一伙人还来到礼堂“静坐”以示“抗议”。大队书记来做工作不听,一副顽抗到底的样子。天快黑了,均源的生产队长出现了,很憨厚,说了许多均源的美丽,大家才拎起包裹跟了去。到了均源,队长令施德容等人站好,并开始训话。说了什么,大家听不太明白,不过有一句话施德容至今还记得很清楚:你们知识分子别把尾巴翘上了天。上堡乡是个用梯田堆砌起来的山乡,梯田被誉为全国第三,江西第一;还有一种说法是上堡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梯田群。层层叠叠连接云端的梯田给摄影家绝好的风景,可给当地农民和知青带来的却是比平原地区更繁杂艰苦的劳作。铲田塍就是上堡老俵一年四季都忙不完的农活之一。手长腰直的施德容经过一番磨练和向老俵的虚心学习,铲田塍的技术进步很快,质量也很好。他铲白田塍光溜齐整梭角分明,连种了几十年田的老农都说,施德容这两下子蛮像种田人干的活。公社有个姓郭的干部农村出身,干得一手好农活,他听说施德容铲田塍又好又快,就提出来比试比试,施德容欣然应战。知青和老俵们听说郭干部和“长脚”施德容比赛创田塍,都来看热闹。大家找了条又长又直的田塍,再在田塍中间找个点,只听一声令下两人银锄翻落各向终点铲去。施德容仗着身高胳膊长的优势,动作起伏大、频率快,最先到了终点,赢得一片喝彩。
1971年,当时的上堡公社托了好多关系,买了台“井冈山”牌货车回来。那时县里货车没有几台,公社一级更是从来没有过。开货车的司机都是叫人羡慕的角色,是乡里妹子首选的对象。当地有门路有关系的人纷纷找到公社书记肖志宾,希望能成为上堡乡的第一代汽车驾驶员。肖志宾不为这些所动,推荐在公社开了一年拖拉机的施德容当了驾驶员。很多人不理解,说是上堡的大汽车怎么可以叫一个下放知青来把方向盘。肖志宾说,小施脑子活,思想好,叫他开车我放心。有个叫“刘大炮”的知青看着施德容开车眼热,悄悄问施德容是不是有特殊的背景,要不这么好的差事能轮上“长脚”你?施德容哈哈大笑,说我有什么背景?如果真要说出什么背景,肖书记就是我的背景。
上堡老俵都叫施德容“长脚”。他喜欢打蓝球,一出场往往胜多输少,经常被“借”去充当主力中锋。一日,县武装部要施德容顶替上场。施德容说,车坏在路上还没修呢。负责此项工作的武装部许副部长一听急了,说车不要管了,我们替你去修。施德容便披挂上阵,在场上冲锋陷阵颇有建树,可也因为比赛太激烈,很快就犯了五次规。照规矩,得罚下场去。可下去了,这球还怎么打?许副部长拍掌上场对着裁判高喊,今天不搞五次犯规制,施知青继续比赛。下放劳动再艰苦,施德容都不忘挤时间学习,他相信自己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在农村呆多久。而要脱离农村,读书考大学是惟一的出路。1973年机会来了,施德容报名考大学,语文85,数学114,这两项成绩在全县都是并列第一,他十分高兴。谁知不久辽宁出了个交白卷的张铁生,把施德容的大学梦给搅了。他十分痛苦,感觉天都塌下来了,前途一片黑暗。这时,公社的肖志宾书记鼓励他振作起来,不要放弃学习,以后肯定还有考大学的机会。几年后,施德容进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。
上海知青在江西赣州插队落户,到七十年代末,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返回上海工作。在这些知青里,之后任局级干部的有10多位,处级干部的150-200名,当老板做生意的就更多了。上海知青对第二故乡的赣南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,他们都在为第二故乡的早日腾飞,倾注真情。许多知青还经常挤时间回第二故乡走走看看,如果遇见了当年的老房东那是最高兴的事。施德容是下放在崇义1037名知青里,担任最大的官——曾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,文凭最高——博士,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集中了全部上海下放知青的共同优点:勤奋、好学、对第二故乡有深厚的感情。1998年,他们几个当年一同插队的知青回上堡,在去插队的均源路上遇见一老太太,施德容说这老人我认识,当年经常送菜给我们吃,说着送了一块手表给老人。同行的姚承祖说,当年我“偷”过她一只南瓜,掏出200块钱塞到老人手里。
施德容是上海下放在赣南的那两万多名知青的领头羊,也是上海市振兴赣南促进会名誉会长,说起第二故乡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,已成了他的精神支柱。上海民政是大民政,上海市民政局在上海人心里有很高的威信。当时,担任局长的施德容非常忙,可老知青和第二故乡的人给他写信,他都会回信,有事找上他了,他也一定会帮忙。
现任复旦大学校友会地产与金融分会会长的施德容